索 引 号: E29008/2023-17354 分 类: 发展规划
发布机构: 余干县 发文日期: 2023年01月03日
标 题: 余干县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计划(2023-2025年)
有效性: 有效
余干县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计划(2023-2025年)

余干县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3-2025)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做优做强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战略要求,科学规划全数字经济发展方向和路径,加快推进全县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余干县委、余干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的实施意见》,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安全,以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着力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着力抢占发展新赛道,着力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数字治理创新着力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加快建设具有余干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发展目标

数字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到2025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力争居全市前列,建成全国知名智能网联汽车配件生产和供应基地。产业数字化跨入新阶段到2025年,企业上云数达1000家,企业深度上云数120围绕“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旅游、数字农业”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全市乃至全省示范应用标杆企业和应用场景。数字化治理迈入新时代到2025年,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成功能完善、应用场景丰富的“城市大脑”,数字化在城市治理中得到广泛充分应用,实现“赣服通”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深度融合“赣服通”与“赣政通”,形成“前店后厂”政务审批新模式。数字新基建成为新高地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基础设施。5G基站开通数量超过1200个,5G用户普及率超过60%;千兆光网家庭覆盖率达到200%数字人才孵化呈现新特色到2025年,建成辐射长三角、珠三角和大南昌都市圈的数字经济人才孵化基地,主动对接省内外数字人才需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类职业教育,培育数字经济人力外包相关产业集群。创新开展数字化转型“第一专员”工作,助力惠企政策落地、产业技术创新、技术推广服务,引领产业发展。

主要任务

(一)加快夯实数字基建支撑

1.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全面推进“双千兆”建设加快5G网络建设推动5G网络实现所有城区和乡镇全覆盖产业园区和龙头骨干企业全覆盖实现新建开通5G基站700个,城市地区、工业园区等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达100%。同时,积极深化网络基础设施IPv6改造,加快应用、终端IPv6升级改造,不断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2.数据智能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云基础设施,利用“华为江西云数据中心云平台,推进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向政务云分中心迁移部署和融合提升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水平,为城市治理、政务服务、民生服务等提供数据支撑

3.融合应用基础设施加快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汇聚来自于政府业务系统等异构多源、分散多样的城市运行数据资源盘清余干县数字家底做到数据清家底明管理“心中有数”构建大数据视频融合等共性支撑能力开展公共数据价值挖掘推进公共数据社会化开发利用构筑“数字余干”新能力

(二)积极抢占数字经济新兴赛道

1.电子信息产业聚焦电子元件制造、电子设备制造、电池组件等产业,开展创新研发和生产提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配套培育一批在电子信息产业细分领域骨干企业,构建从材料至市场运营完整产业链,力争2025年产业营业收入超100亿元。

2.物联网产业精准打通供应链堵点、断点,持续挖掘智能出行、智能家居、麦克风传声器、LED照明等产业链重点企业发展潜力,推动大中小企业、内外贸配套协作各环节协同发展。充分发挥产业引导资金、财园信贷通、科贷通担保资金和县融资担保公司的作用,重点培育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快速壮大。

3.汽摩配产业夯实智联网络汽车赛道,不断提高汽摩配产业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程度,全力打造集智能制造、 智能仓储、智能物流、智能能源等为一体的汽摩配智能制造 产业集聚区。到2025年底入驻企业150家,全部达产后,实现年产值350亿元、纳税18亿元、解决用工2.5万人。

4.数字农业依托余干大米、水产资源优势,创新打造“一县一业”“一业一链”“一链一云”的“数产融合”应用合集,以资源入股的方式,选择投资方共同打造在全市具有唯一性的,带动全市、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大米、水产等综合平台,打造当地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通过农业数字化转型,力促余干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实施产业数字化转型工程

1.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构建工业大脑大数据平台,依托大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对企业和行业进行画像分析,并根据不同维度的指标参数,给出相应的质态分析结果,直观呈现县域企业及行业运营状况。根据行业发展和市场数据信息结合土地使用、资金管理、税收等情况制定县域工业发展规划,提高行业整体的服务水平,完善行业布局。通过行业及产业链数据信息对行业重要节点进行配套,完善产业链建设,发展余干特色经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产业大脑大数据平台可整合产业链企业数据信息,建设行业供应链和销售链,以此连接企业上下游,打造产业服务生态体系。同时,云平台可以提供更快的运算速度和更多的运算能力,通过对终端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加工、分析,为终端客户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并根据反馈进行工艺改进以及技术研发。此外,通过产业大脑大数据平台,建设高校、企业、专家三方合作机制,搭建创新创业知识共享与交流平台,定期开展创新创业主题活动,传播创新创业知识,并为各重点产业积累针对性的行业专家队伍,每年定期、不定期进行企业问诊,疑难解答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切身存在的问题,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专栏1 工业大数据云平台工程

数字经济相关部门牵头,汇集工信局、工业园区、人社局、统计局等部门的工业企业相关数据,建立工业产业大数据中心,实现工业产业运行监测、企业服务等工作;并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一整套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交换的方法和规则,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

同时在监管方面,为主要监管部门——工信局、工业园区建设子平台,在不影响各部门既有信息化业务系统的前提下,进行大数据功能的优化升级,提升各部门信息化能力。

最后建设工业数字化能力中心,建设开放的软件服务平台,吸纳行业内各个优秀工业软件供应商及产品,在互利共赢、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为县工业企业提供全面、广泛、可信赖的信息化服务能力。

产业大脑大数据平台。通过打通与企业、各部门的数据接口,建设一个汇聚工业各维度数据的统一大数据库,实现对产业全维度数据的有效掌握,实现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应用等各层次的技术能力保障数据安全,形成数据资产。

智慧园区平台。以产业大脑大数据平台的数据支撑为依靠,建设智慧园区平台。以“城市空间、建筑空间、地下空间”三位一体的模型为载体,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筑园区数字化空间基础设施,实现各子系统的设备数据和业务数据集成,支持可视化、可模拟和可分析的管理模式。

产业集聚区信息服务平台围绕省级汽摩配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创建,建设汽摩配产业集聚区信息服务平台,及时采集和分析集聚区建设项目信息,区内市场主体(各类企业法人代表、工程建设企业和执业人员)信用信息,实现对项目建设流程、市场主体行为的动态监管;增强企业间交易活动的透明度,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

工信子平台。主要围绕工信局对工业企业产业监测及企业服务两部分。工信子平台通过产业大脑大数据平台的数据支撑,完善企业经济运行数据的收集汇总,形成企业经济运行的精准画像,结合省市各级政策,对各个企业的运行状态、竞争力、亩产效益等重点关注的指标实现有效掌握,实现工信部门对企业的有效监管,并结合相关数据,为各个企业提供精准帮扶,实现一企一策。

科技子平台。平台与产业大脑大数据平台相链接,为企业提供各行业前沿信息,技术创新资讯;并将各类创新项目申报、流程审批公开化,实现线上一键办理,为企业提供清晰的办事指南和办事窗口。

产业数字化能力中心平台。联合各类第三方技术服务提供商,共同打造针对县各重点产业的软件超市,提供丰富的有针对性的云SAAS(通过网络提供软件服务)应用,帮助企业快速实现技改升级,改善企业信息化水平,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


2.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构建县域农产品品牌服务平台。发挥阿里巴巴京东全产业链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互联网+智慧农业”大力推进数字技术在种养殖、畜牧、水产等领域试点示范,打造一批农业数字化示范项目整合全县农产品优势资源,发挥余干县的富硒(锌)资源优势,发力数字化营销积极拓展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积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围绕余干富硒(锌)百亿产业,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为代表的生态产业。

着手数字化生产,提升发展新水准。一是向数字化种养殖要品质。通过数字化抓源头,实施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批涵盖耕、种、管、收全过程的示范性数字生产基地,发余干天然富硒(锌)优势,完善种养植标准,通过数字化系统监测和指导,产出优质农产品;二是向数字化智能分选要农产品商品价值,通过建设集冷链、仓储、分选、包装、物流于一体的“数字化工厂,使用智能分选设备达到标准化产品分级,实现余干农产品初级产品变商品,分类定价;三是向数字化溯源要原产地防伪能力,通过区块链技术建设“富硒品质溯源区块链”,让农产品都有专属身份证,保障源头可信、种植技术可信、流通可信和政府监管可信。

着力数字化品牌,引领发展新风尚。一是搭建数字化品牌管理系统,围绕“富硒(锌)+整体战略,突出“富硒(锌)”特色品牌,建立生产者、经营者等数字档案,对标国标准,明确品牌准入机制、统一品牌形象与使用标准,建立品牌积分、黑名单机制,打通线上举报通道,夯实“人人为品牌,品牌为人人”的品牌保护意识,提升行业自治力;二是搭建生产者信用体系,依托大数据,建立生产基地评级、生产基地评分动态模型,相关数据纳入品牌授权考核;三是搭建“五位一体”(央媒传统媒体自媒体高铁地铁机场展览展馆)的数字化品宣体系,建立余干农产品官方宣传矩阵,树立权威的对外宣传窗口,全方位触达消费者,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

发力数字化营销,筑牢发展新道路。一是打造全余干农产品线上交易大厅,统一产销信息网络,实时监测全相关农产品供求需求、市场价格走势,研发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云批等数字化营销工具,实现智能交易撮合;二是创新销售模式,积极拓展新零售、新生鲜电商、新餐饮等渠道,大力发展淘宝系、京东系、拼多多、微商系、社交系、直播系电商,以及认养、众筹、预定、拍卖、新媒体等数字化营销新模式;三是数字化跨营销,深化与全国各个地区的交流合作,通过跨电商等让更多余干农产品走向全国

着力数字化服务,壮大发展新动能。充分利用5G、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建设集生产、流通、经营、管理一体化的数字化服务体系。为职能部门,提供产业普查、生产指导、病害预警、决策分析等服务;为种养植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数字化管理服务;为专家搭建在线沟通桥梁,实现知识的共享;为全产业链上下游从业人员,构建数字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农资集采、农业保险、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实现农产品生产链、供应链、价值链的互联互通。

专栏2 农业大数据云平台工程

重点围水产、稻米等特色种养殖,加强良种繁育和种植,推动种植标准化规模化建设,不断夯实实体产业基础。依托数字技术高标准打造“基地五平台”,促进人才、资金、技术、资源在余干聚集。

国家数字渔业创新应用基地:依托县内现有的渔业生产条件,建设智慧渔业领导驾驶舱、渔业生产直报系统、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系统、渔业物联网综合管理系统等,打造数字渔业“余干样板”,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数字渔业的排头兵

农业数字化富硒(锌)产业基地(示范区)依靠高标准数字化技术手段,建设芡实、辣椒、黄鳝生产基地,并引进相关产业链配套企业

农业生产(富硒)可溯源服务平台:推进现代化信息技术、物联网等在农业产业上应用,打造种植、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全过程可溯源服务平台,提升余干农产品品牌富硒(锌)形象和区域影响力

全国农业供销态势监测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汇聚国内各主要城市的农产品价格,摸清全国的供需情况,让信息优势转化为价格优势

农产品线上交易平台:构建余干农产品大宗产品线上交易平台,加大检测检验、物流仓储、冷链仓储、信息服务四大体系建设,将“数字农产品”运营模式与种养殖、加工生产有机结合。

农业产业普惠金融平台:通过政银数字化金融合作创新模式,为三农用户提供涉农信贷服务、资产增值服务等服务,赋能县域经济发展。为农户提供纯线上、免担保、纯信用、广覆盖、低门槛的贷款服务,满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缓解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农业产业线上咨询平台:基于赣服通的强大流量,将农业产业种养殖所涉及的咨询服务嵌入其中,为广大民众提供真实可信赖的线上咨询便民服务

余干电商官方旗舰店:建立天猫、京东余干官方旗舰店,联合淘宝、天猫、拼多多以及当地龙头企业,在保障农产品品质的前提下,集中宣传,广开销路。

数字乡村电商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电商运用管理、技术服务、人才培训、物流快递、网络金融、信用认证、广告美工等电子商务配套产业。


3.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提升。围绕教育和文旅领域,打造一批VR+教育、VR+文旅的典型应用推进“互联网+智慧医疗”服务体系,通过打造智慧医院,不断强化医疗设施设备的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进一步满足市民的医疗需求。

围绕余干汽摩配产业,依托阿里巴巴、京东等平台资源,构建县域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中心,为企业开展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集中提供跨境电商平台服务、政务服务、物流服务、支付服务、税务服务、金融服务、结汇服务等相关服务。同时,基于大数据系统和技术,通过链接金融、物流、电商平台、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为商贸企业及个人提供信息、仓储物流、金融等供应链商务服务。到2025年,力争新增纳税额1000万元以上的服务型企业5家以上,争创省级以上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家,创建省级以上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家,物流信息化率达90%以上。

专栏3 智慧医疗工程

以构建新型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为目标,通过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促进医疗卫生信息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间的互联共享和业务协同联动,实现医疗卫生资源集约化、医疗服务同质化、乡村健康管理一体化和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连续化。通过建立一体化综合管理体系、创新运行机制、优化就医格局、盘活医疗资源、提高服务能力和效率,有效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立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基础资源等四大基本数据库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规划建设是本项目的一项关键任务,目的是建立起统一的核心数据库框架,并完成在数据建模、入库与整合,实现区域所属医疗卫生健康业务数据的存储和加工,同时通过统一数据交换与共享系统来实现数据共享、管理、维护、使用的机制。

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该信息资源库集中储存来自各卫生健康服务机构上传的电子健康档案,并在需要时可通过各级授权用户进行访问。标准化健康档案主要分为基本信息、主要事件、主要健康问题和疾病管理四大块内容,所有关注的健康问题的相应记录项可按照一定的共性分别归类在四大块内容里。

电子病历数据库。子病历是由医疗机构以电子化方式创建、保存和使用的,重点针对门诊、住院患者(或保健对象)临床诊疗和指导干预信息的数据集成系统。是居民个人在医疗机构历次就诊过程中产生和被记录的完整、详细的临床信息资源。

平台管理数据库。平台管理数据库用于满足全民健康信息资源中心的日常数据管理、用户管理、系统或业务管理以及制定的业务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等信息。内容包括:用户信息、注册信息、权限信息、标准规范、指标体系、流程信息、日志信息、数据字典等。

数据交换库。承担平台数据的共享与交换数据信息,存储包括平台服务总线、标准服务和政务服务等服务配置信息,数据交换库中的接口监控库记录一些有关系统资源、数据库性能、监控等方面的系统信息、历史数据和日志等信息。使业务部门只需要通过一个标准的数据接口就可以透明地与其他业务部门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专栏4 跨境电商工程

搭建汽摩配行业B2B(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独立站。借助阿里巴巴、shopline等平台资源,完成独立站的建设与推广,集中获取海外流量,客户在行业独立站里获取各个厂家信息,询盘信息推送给各个厂家外贸人员。此举措将避免当地独立站专业人员的缺乏以及不必要的试错成本,大大提供了行业出海的成功率。

扶持标杆企业开展B2C(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形式)独立站。重点扶持外贸及跨境电商基础好的企业,辅助企业完成独立站搭建及推广的全流程,赋能企业,打造一批当地跨境出海的品牌。


)聚力建设“全景余干”重点应用场景

1.数字政务推进政务大厅智慧化建设,完善“24小时自助服务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验区、政务服务综合受理区等功能布局,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链条的政务服务。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场景中的创新运用,搭建惠企政策兑现平台“惠企通”,实现利企便民高频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深度梳理政务服务“一件事”清单和政府运行“一项事”清单,打造一批具有余干特色亮点的“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报、一窗受理、一次办成”的全流程办理创新探索政务服务“四个一”模式配备一支专业化服务队伍建立一个帮办代办服务平台梳理一批标准化服务清单健全一套服务机制为重点企业办事群众提供“保姆式”贴心服务提升服务效能

专栏5 数字政务工程

惠企政策兑现平台。全面完成惠企政策清理整合,形成相对统一的政策框架和体系;实现政策兑现流程标准化、便利化,做到可按季度兑现、有条件的即时兑现,依托“惠企通”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各乡镇场各部门的涉企服务“应接尽接、应上尽上”为企业用户提供一站式办事服务。最终实现惠企政策清理整合全覆盖、兑现系统全覆盖、流程优化全覆盖、掌上服务全覆盖。

营商环境指标监测平台。基于省营商环境指标,建立地方营商环境指标监测系统,构建营商监测的日常化、自动化、数字化机制,并通过对可量化的指标预警进行规则配置,实现相关指标的功能预警为实时掌握营商环境动态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赣服通迭代升级打造赣服通帮办代办专区,建立咨询告知、授权委托、帮办代办、协调办理、跟踪反馈、评价归档“六步法”帮带办流程,为统一发布帮办代办目录、管理帮办代办队伍、受理帮办代办业务、跟踪帮办代办进程、监督帮办代办质效等提供系统支撑。以线上平台预约指导和线下精准代办服务相结合,变“企业群众办”为“窗口帮办代办”,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和群众跑政府的次数

“大数据+金融”-- 涉农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全面整合种粮补贴、种植面积、土地确权、农业保险、种粮大户等涉农数据,联合农商行、建行、工行等金融机构资源,高标准建设“大数据+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加强涉农信贷数据的积累和共享,推进我县农村信用信息体系建设,通过搭建线上金融服务平台,支持涉农主体通过线上渠道自主获取金融服务,开启农村普惠金融“网上办、掌上办”数字服务模式,全面激发金融力量赋能我县乡村振兴。

“招商大脑”精准招商平台。面向县域各级招商人员,围绕县域重点产业链,导入全国企业大数据资源,构建产业招商大脑,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开展投资信息收集工作,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实时动态展现产业图谱、招商图谱,选址企业分析推荐及企业画像,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精准工具支撑。


2.数字城市。围绕精细智能的数字治理场景,启动“数字余干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全面推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梳理形成一批数字城市应用场景“产品清单”建立供需对接机制,在医疗健康、教育就业、交通出行、文化旅游、公共安全、人居环境等领域打造一批示范项目。推进智慧城管、综合执法等城市治理信息化平台的整合融通,强化城市智能化感知、数字化管理能力。完善社区、小区物业为主的网格化管理格局,促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向纵深发展。


专栏6 智慧城市工程

建设“以城市管理数据计算中心为基础支撑,以数据资源服务中心为核心依托、以能力工具为运行支撑、以试点应用为创新示范”的数据计算生态体系,精准对接城市管理数据计算资源的产供需各方,形成城市治理领域案件的智能识别与上报,提供智能化的分布式管理,建立以大脑为核心,以“执行端”和“指挥端”为载体的“一脑、两端”新型城市智能化、扁平化治理流程。

城市物联网平台搭建城市数字化、智能化的底座。统一对城市的物联网设备资产进行管理、监控、运维;解决各部门的设备烟囱和数据烟囱的问题,构建城市物联网设备管理中心;统一物联网设备资产的供应商,实施单位、业主单位数据拉通,将物联网方案的部署运维进行统一管理。

智慧城市数据管理中心。以“城市管理”为业务抓手,开展全数据资源“即时、全量、全网”的汇聚,实现“一次汇聚、多次共享、集中管理”。建设基础数据中心、全域数据中心、萃取数据中心。并以试点应用为抓手,先行构建领域数据服务体系。中心提供数据资源加工、处理、服务的一站式开放服务能力,同时提供数据处理过程中的算法管理、模型管理、标签管理等服务能力,为各部门提供数据资源和开发治理工具服务。

全域停车时空调度系统具备跨品牌、多协议的停车场数据接入能力,支持路内停车、路外停车、立体停车等多种场景的车位数据接入和云化共享。智能推荐最优车位,实现车位利用率的大幅提升和便捷的停车体验。

非现场执法。摄像头视频数据经过边缘端AI人工智能算法的分析、识别和清洗后进行领域建模,将违章事件与存量数字城管系统数据互通,同时多端协同形成高效联动闭环。

智慧社区。基于小区感知设备数据和业务服务,对小区基础信息智能实时更新、动态分类建档,构建以人为本,关联房屋、地址、 车辆、关系等统一的社区运行数据。业务和感知数据融合,基于AI人工智能算法、业务算法和GIS(地理信息系统)、AR(增强现实技术)可视化能力构建社区整体运行态势一张图,实现社区动态全面明晰。

智慧建筑。以硬件设备、软件应用、系统服务为基础,结合物联网、边云协同、大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手段,实现运营效率的提升以及运营模式的创新,帮助客户高效、快速、低成本地打造属于自己的智慧建筑综合业务系统。

智慧消防。打通政府、消防部门和社会单位的数据通道,实现政府、消防部门、物业、运维服务单位联动火警处置,提升应急响应能力。通过火情异常事件智能识别,火场快速定位,做到第一时间感知,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

智慧旅游。线上线下数据联动实现全域时空调度,景区实时安全及公共卫生服务监测三大优势,游客旅行体验升级,景区全面洞察实时防控,全域大数据融合数字化运营,以游客为中心,小程序为载体,打造贯穿旅行前-中-后的全域服务平台。


3.数字乡村深化乡村治理共建共治打造村民与基层干部之间的组织沟通业务协同等在线能力同时提供民情上报劳务用工治安防控等管理与服务为乡村治理注入“智慧基因”创新发展智慧农业,启动区块链、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试点应用。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各部门协作探索农产品电商出村工作,推动农产品产销衔接,着力突破制约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和问题,推动农产品市场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专栏7 数字乡村治理工程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从农业、农村、农民、政务管理、美丽乡村建设、产业管理、安全生产、综合治理、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设计,满足乡镇场对内管理(基层党建、基础数据分析)、对外公示(阳光村务、村情文化宣传、农资资讯)、为民服务(网上办事、农技服务、专家咨询)需求

数字乡村指挥中心:通过实时视频、各平台大数据汇总,实现农业大数据应用、重大动植物疫情实时监控、重大灾害应急处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理、电视电话会议等功能,为各部门掌握实况、科学决策、工作调度提供直观依据。

法治建设信息化:建设农村地区“雪亮工程”,综合运用数据挖掘、人像对比、智能预警、地理信息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农村政务服务:通过赣服通平台,深入推进便民群众民生平台建设,加快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次不跑”或“只跑一次”。

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田长制平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将高标准农田管护任务落实在责任人、责任地块和责任网络,实现管护责任全覆盖。

智慧党建: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建成覆盖所有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基层党建信息化网络,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管理、党员管理、民主评议、党代表联络服务、党内生活、党内表彰等。

农村宅基地信息化:充分利用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地籍调查、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房地一体的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承级农村宅基地规模、布局、权属和利用状况等基础信息,形成农村宅基地数据库、数据台账、利用现状图等调查成果。建立包含农村宅基地权利人、地类、四至方位、宗地面积、房屋建筑面积以及审批、查询、流转、有偿使用、退出、抵押、执法等信息在内的农村宅基地基础数据库。同时,在数据库基础上,落实农村宅基地建房申请审批管理、违法用地查处跟踪、“多规合一规划编制、一户一宅源头管控、宅基地利用状况一张图管理等应用,为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提供支撑,实现宅基地数字化管理。

乡村网格化数字治理:以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为导向,依托统一的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因村制宜的将乡村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签到打卡、每日巡查、派单任务、问题统计、隐患上报、信访维稳、司法调解、平安三率、工作例会、紧急事件等功能进行网格化治理。

构建多级联动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和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体系:全面掌握农村集体资产状况,对农村产权交易和农村集体资产实行全程动态监管,形成全方位、全天候的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和服务体系,实现与农村产权交易、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体化融合,通过提升功能、增加模块、互联互通,将资产逼进系统、交易逼进市场、权力逼进笼子,加快形成全方位、全流程、全区域、全社会信息监管服务体系。


数字文旅加快“互联网+旅游”景区智能化改造,致力做活景区人气、打造智慧景区样板工程,构建大会员中心,实现“一部手机游余干”。同时创新VR、AR(增强现实技术)等区块链产品,搭建区域全域智慧旅游官方总入口,加强区域旅游交流合作,为区域全域旅游智能化、数字化、线上化提供精准的实现路径。实现“资源保护智慧化、经营管理智能化、产业整合网络化”,从而树立先进的运营管理体系和科技旅游品牌。

专栏8 智慧旅游数字化平台工程

线上智慧旅游数字化产业智慧平台包含: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H5多端平台搭建。围绕“地域文化·本地生活”核心,实现本地资源有机整合、服务全域配套、治理全域覆盖、产业融合发展,致力于构建数字化文旅生态系统。

围绕游客“游前-游中-游后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实现游客“一机游”的一体化安全便捷游园服务,及一站式购物体验。智慧旅游数字化产业智慧平台建设内容包含以下部分:

数据平台。是把业务生产资料转变为数据生产力,同时数据生产力反哺业务,不断迭代循环的闭环过程——数据驱动决策、运营。业务场景应用包含:游客消费数据、商户消费收据、惠民清单、景区管理数据、游客画像数据等。

营销平台:统一管控的营销平台,打通线上线下各业态商户资源,具备与三方业务对接能力,形成闭环式营销链路。统一分发,统一核销,统一平台数据管理,让每一场营销变得更加精准且具有价值。业务场景应用包含:智能优惠券、接龙、权益卡、地图派券、限时拼团、海报推广、人人分销、智能分账、打卡、工会疗休养卡等。

金服平台。以数字金融服务为底层,为平台提供营销闭环解决能力,真正触达用户,实现将平台流量转化为真实消费场景,提升旅游业自主运营能力,使用户数据体现其真正价值。资金直接到主体的微信和支付宝账号,不经过第三方,保证资金的安全。业务场景应用包含:智慧酒店、智慧餐饮、民宿专栏、景区租赁、特色商城、旅游线路、出行服务、打车业务等各种旅游业态商户。

大会员平台:打通全域用户资源,建设一体化会员体系,融合全域会员数据,形成全局会员视图,使客户得以延伸触角,真正走向以“消费者为中心” 的模式,为会员带来更多的个性化服务。业务场景应用包含:会员积分、会员等级、会员储值、企业会员、会员权益、积分兑换、电子年卡等。

服务平台:提升游客满意度,游客通过该平台便捷的了解到县的各种游玩项目,实现吃住行游购娱的一条龙服务。通过图片、短视频、全景图全方位展示余干的自然风貌和景观,吸引游客在平台实现停车场位置、停车场剩余车位、时段内景区游客数量、卫生间位置显示、找导游、找旅行社等。业务场景应用包含:三码合一、智慧导览、景区百科、路径规划、园内导航、智慧停车、宣传视屏、景区通告等。

数字纪念票:数字纪念票是采用支付宝的区块链技术,将一种全新的数字文创产品,进行IP版权保护及确权,相关信息一经上链不可篡改,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拥有独特的珍藏价值,对用户有较大吸引力。

景区AR数字景区:立足挖掘景区文化旅游源本底,赋能数字科技体验升,聚焦游览体验,凸显文化内核,提升数字化体验亮点。挖掘内涵底蕴,满足文化体验诉求:挖掘和活用本地丰富的资源本底,唤起人们对街区本底文化和自然底蕴的记忆,增强休闲游览的层次与多元性。

三、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余干县发展数字经济领导小组基础上,组建数字经济工作专班协调推动全数字经济发展。各相关部门要把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推进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评价考核。建立数字经济工作推进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及动态跟踪督查,将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纳入直各单位年度绩效目标考核体系。建立健全数字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强化日常统计、运行监测和综合评价。

(三)强化数字化人才保障。加强数字化人才引进、培养,解决全数字经济发展研发、运维、操作等高中低端人才紧缺问题。创新人才招聘方式,利用抖音、公众号等新媒体方式常态化发布人才招聘需求。

(四)创新资金引导运作模式。探索政府投资平台、设计单位与企业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共享效益的合作模式,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共享企业数字化带来的提质、降本、增效部分收益。优化产业基金运作模式,发挥其资本撬动作用,组织筛选适合的优质企业,优先纳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投资基金项目库。

(五)深挖产业市场潜力。梳理整合全县产业需求,做大市场体量。建立企业提需求、政府来服务的招商机制,即龙头企业提出所需配套产业,政府围绕其需求领域开展招商及孵化工作,构建完善龙头企业的产业配套生态。

文件解读:余干县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计划(2023-2025年)



主办:余干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余干县大数据发展服务中心

赣ICP备07003422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611270003      赣公网安备:36112702000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