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E29008/2024-21729 | 分 类: | 年度计划 | ||
发布机构: | 余干县 | 发文日期: | 2024年07月11日 | ||
标 题: | 关于余干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 ||||
有效性: | 有效 |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四个基地”和“重要特色县”战略,狠抓落实,攻坚克难,全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经济发展稳中提质。全县生产总值(GDP)266.2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同比增长6.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18亿元,同比增长7.4%,地方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6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8.43亿元,同比增长7.4%,增幅列全市第二;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6.02亿元,有效投资稳中有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45元,同比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46.8元,同比增长8.8%。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工业体系不断完善。持续深入“工业挂帅,决战园区”战略,积极打造南昌都市圈产业协作配套基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超出年初目标4.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营收240亿元,同比增长21.92%,增幅列全市第一、全省第三,完成工业技改12.7亿元,占比工业总投资的28.6%,全市排位前三;工业用电量12.53亿千万时,同比增长5.15%。着力夯实平台,全面推进三大园区100万平米标准厂房建设,持续有效盘活工业用地,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承载力持续提升。新增规上企业16家,新增省级专业化小巨人企业1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家。和盈药业入选“赣出精品”名单,获批省级技术中心,填补我县科创平台空白。汽摩配产业入园企业达100家,获评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二是农业基础不断夯实。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业农村持续稳步发展。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县完成粮食种植面积204.8万亩,粮食总产量85.57万吨,获评全省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新建改建3.5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精养渔池7000余亩,稻虾共作面积发展到6.5万余亩,全县水产养殖面积38.4万亩,产量稳步提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古埠联圩涝区治理工程项目和枫富联圩涝区治理工程项目已全面建成。大力培育产业品牌,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余干辣椒、黄鳝进入高端商超。三是现代服务业逆势增长。多措并举促进消费潜力加快释放,成功举办各类促销活动6批次,发放电子消费券1650万元,带动消费6500余万元。围绕特色农产品举办了16场次的“2023消费提振年”余干县助农直播活动,助推我县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巩固提升了琵琶湖湿地公园旅游示范点,推动景区改造升级,东街美食文化持续发力,插旗洲观鸟点成功出圈,人气旺盛,吸引游客50多万人,“美食余干”“白鹤之乡”两大城市名片不断擦亮。预计全年旅游总接待达1000余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8%。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14.17亿元,增长12.6%,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32.49亿元,增长13.69%。
(三)项目投资持续发力。一是项目投资高速增长。年初以来,坚持“项目为王”不松紧,集中精力,集中要素,集中资源,全力以赴推进了188个重大项目,总投资683.54亿元,同比增长52.7%,其中实施类项目161个,总投资524.96亿元。161个实施类项目中,其中产业发展类项目52个,投资312.72亿元;基础设施类项目61个,投资166.11亿元;生态环境类项目22个,投资8.12亿元;民生改善类项目26个,投资43.01亿元。前期工作类项目27个,总投资158.58亿元。二是争资跑项取得突破。实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4个,共争取中央预算和省基建资金62778万元,占全市比重34.5%,获取资金列全市第一,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60433万元、省基建资金2345万元。作为全省6个县份之一、全市唯一县份,我县成功争取到了世行贷款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和绿色发展示范项目(江西省余干子项目)资金3250万美元。成功争取专债项目12个,发行资金9.56亿元。我县跑项争资工作先后在全市跑项争资工作推进会和全市发展和改革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三是重大项目顺利推进。信江八字嘴航电枢纽竣工投入使用,康山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开工建设,城区6大片区近68万平米棚改建设快速启动,以城市路网为核心的4大片区开发全面推进,15公里长的鄱阳湖大道改造提升全面完成,昌景黄高铁正式通车,站前广场及附属配套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结束了余干不通铁路的历史,正式迈入高铁时代。
(四)城乡融合提速提质。一是城市功能不断优化。聚焦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加快推进总投资70.4亿元的40个城建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城东冕山湾、高铁新区、城北片区开发建设,丰和大道、世纪大道、紫阳大道等20条、30多公里长的城市主次干道项目陆续建成,提升人行道11.6公里,新建改建雨污管网50.3公里,城市功能品质实现蝶变升级。二是城市环境不断美化。以创“国卫”为契机,举全县之力狠抓环境卫生整治,“七小行业”规范发展,“门前三包”强化整治,依法拆除违法建筑30余处,拆除面积约3000平方米,清理死角垃圾万余吨,道路清扫保洁率、垃圾日产日清、公厕清掏清扫保洁率达100%,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创建国家卫生县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三是美丽乡村提质扩面。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统筹推进村庄整治,创建美丽宜居示范带2条、美丽宜居乡镇3个、美丽宜居村庄32个,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95公里,乡村变得更加美丽宜居,累计提升打造休闲乡村民宿16家。推进了20个乡镇场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提升病险山塘11座,除险加固重点水库57座,改扩建农村公路195公里,全面完成渡口撤改任务20个,渡口交通退出历史舞台。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推进了以“五清”为主的村庄清洁行动。全县城乡环卫全地域无盲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
(五)改革创新加速赋能。一是重点改革纵深推进。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各项减费降税政策,持续开展企业特派员、“千名干部大走访、惠企政策进企业”活动,出台了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33条,切实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全年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2.6亿元,兑现惠企资金1.53亿元。大力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完成了国家部署的 162项“跨省通办”事项、628项“省内通办”事项线上线下融合办理。积极推进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相关联的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落实了国家和省里部署的22件“一件事一次办”线上线下融合办理。将30多个部门的2000多项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的办事流程信息配置到江西省“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基本实现县乡两级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通用综合窗口全覆盖。二是开放合作稳步推进。坚持“产业为先、项目为王、招商为要”的原则,围绕汽摩配、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县领导带队外出招商160余次,举办大型招商推介活动6场次,新签约项目54个,签约总金额154.2亿元,招引项目个数位列全市第一方阵。2023年,全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70万美元;进出口总额累计47300万元,实际引进2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74.9亿元,同比增长5%。
(六)生态文明不断提升。持续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稳步开展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全年PM2.5平均浓度26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质优良天数比率95.9%;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100%;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乡镇级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开展全县打击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2022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问题已完成整改。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完成修复矿山94个、人工造林1.949万亩、封山育林0.5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任务1.8万亩,超额完成市级下达任务。持续完善“1+N”政策体系,先后出台《2023年余干县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工作要点》《余干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全面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控制能耗增量,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七)民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民生支出51.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9.9%。首次确定的10件民生实事全部办结。就业形势回稳向好。年初以来,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98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市下达的任务以内。统筹推进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贫困劳动力等群体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336人,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11603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教体事业稳步提升。新建改建中小学校48个,新增学位7000多个,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群众获得感持续提升;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余干五小主体工程即将竣工,余干一中附属初中、余干七小、第八幼儿园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我县培训输送的徐诗晓荣获世界杯、亚运会金牌。余干县获评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医疗体系更加完善。以“二甲医院”扩容为抓手,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水平,总投资4.26亿元的县第五人民医院、县人民医院外科大楼和综合医技大楼、县中医院综合大楼4个建设项目陆续竣工投入使用;总投资1.2亿元的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整体搬迁项目正有序推进。投入3000万元用于改扩建12个乡镇卫生院,总建筑面积达1.2万平米,进一步提升农村医疗服务能力。文化事业扎实推进。大力推出了“2023年余干新春十大文化惠民大礼包”,举办了余干大明湖首届花痴风筝乡村旅游文化节,开放了琵琶湖景区城市书房,送电影下乡6000余场,征集各类高质量的艺术作品221件,进一步丰富了余干县美术馆馆藏藏品体系。图书馆新增600个阅览席位并建成了学习研讨室及休闲区,进一步提升读者阅读体验。脱贫成果持续巩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因户施策,精准开展帮扶。新增纳入监测对象1125户4601人,全县监测人口占比由2022年的3.0 %提高到2023年的6.7%。全县累计资助脱贫学生约40684人次,累计发放教育资助金2063.48万元;累计发放“雨露计划”补助金924.6万元,共资助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家庭学生6164人次。大力推动光伏扩面,新增投资5770万元,建设78个总共12MW屋顶光伏项目,做到重点帮扶村光伏帮扶项目全覆盖。社会大局稳定有序。深入开展“大抓基层年”活动,坚持和完善平安建设“八大机制”,源头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赴京访在省、市大县中处于最低位。持续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专项行动,稳妥做好了端午民间游划龙舟、白马庙会等安全管理工作,社会治安和谐稳定,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成功获评首批“江西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
在回顾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稳增长压力有所加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稳增长面临多重压力。二是经济总量不大,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竞争力还不强,发展不足不充分问题仍较为突出。三是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许多差距。对于这些问题,有的是暂时性的,有的是长期存在的。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主要预期目标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攻坚之年,做好2024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建设开明开放、美丽幸福现代化余干意义重大。2024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贯彻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的科学布局,落实落细市委建设绝对忠诚之城、开明开放之城、幸福生活之城、团结奋斗之城的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致力打造南昌都市圈重要特色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余干篇章。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2024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预期目标为:
1.生产总值。全县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
2.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
3.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左右。
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
6.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
7.进出口总额及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促稳提质;实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5%以上。
8.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镇化率提高0.6个百分点。
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之内。
1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氨氮化合物、氮氧化合物排放量严格控制在省市下达的指标之内。
三、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和措施
为顺利实现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真抓实干强产业促升级,加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爆发点。
一是推动园区平台提质扩能。进一步深化园区平台管理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建设,提升园区市场化水平。加快推进汽摩配五期、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预制菜产业园建设,确保新建标准厂房不少于50万平米。持续推进调区扩园行动,加大腾笼换鸟和低效企业整治力度,建立低效企业退出和优质企业进入机制,力争盘活低效企业用地1000亩以上,新增工业用地2000亩以上,留足工业发展空间。树立“亩产论英雄”导向,鼓励企业“零增地”技改,持续提升园区土地利用率。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及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园区的综合竞争力。
二是引导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行动,聚焦有色金属、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等领域,扎实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赋能,力争新增技改项目25个,总投资达到30亿元,推动传统企业“凤凰涅槃”。实施扶优扶强行动,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好、成长性好的优质企业,力争全年新增“专精特新”企业9家,“小巨人”企业2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工业格局。
三是培育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449”行动计划,紧盯汽摩配、电子信息、食品加工三大重点产业,突出招大引强、招商选资,力争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40个。深入实施“大抓落地年”活动,确保新增落户企业、投产企业、达产企业稳步增长。积极推动汽摩配产业向系统总成和新能源汽车配套跃升,力争汽摩配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全力主攻视听配件、柔性电子显示屏、智能家居等产业,支持和创光电与中芯国际合作开发TGV玻璃基板项目,支持数字产业做大做强。
(二)千方百计扩投资促消费,致力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充分发挥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加速促进经济内循环流动,推动经济持续回稳向好。
一是抓实项目谋划储备。加强政策研究和对接汇报,瞄准中央预算内投资、省基建投资、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上级资金投向,精心谋划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争取更多项目进入中央和省市“盘子”。编制完成年度项目投资计划,初步谋划市重大项目51个,总投资282.39亿元,确保完成年度投资155.82亿元以上。谋划储备2024年专债项目46个,年度专债需求73.6亿元。谋划增发国债项目124个,资金需求80.54亿元,建立3一5年项目储备库,谋划储备项目362个,总投资1235.2亿元。
二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不断加快项目建设。完善项目推进工作机制,谋划实施总投资663.5亿元的222个重大项目,按照时间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力争完成年度投资230亿元以上。扎实做好国能黄金埠电厂二期、彭东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促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竣工;快速推进重点圩堤加固整治工程建设;加快康山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等在建项目建设步伐;继续抓好昌景黄高铁站前广场及附属配套建设、紫阳大道北延、世纪大道东延等续建项目,确保如期建成投用。
三是加快释放消费活力。深入实施促进消费扩容升级三年行动,围绕开展大宗消费、餐饮消费等各类政府主导促消费活动15场以上、鼓励商贸企业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60场以上,进一步刺激房地产、汽车、建材、家居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推动消费市场潜力释放。加快推进G236芜汕线黄金埠段改建,积极推动形成畅通的交通网络。引进和培育一批骨干物流企业,打造鄱阳湖东南岸区域物流中心。落实“快递进村”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基本实现乡乡有配送站、村村通快递。实施商贸流通主体培育工程,力争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36家以上。
(三)持之以恒建城乡优环境,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聚焦城市更新,补短板、强弱项,优布局、提品质,建设美丽宜居、精致精美、人见人爱的城乡。
提升城市品质能级。一是优化空间格局。按照“北拓南优、东延西融”的中心城区发展布局,高质量执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快完善城北片区,建成横三路等主干道,加密主次路网,补齐基础设短板。扎实推进城西工业园改造提升,引进落户一批优质企业,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精心建设城东冕山湾,以路网为骨架、陈道港为主轴,融入滨水公园元素,布局开发世纪汇、丰和坊、冕山湾三大特色功能板块,着力打造城市会客厅。特色塑造高铁新区,扮靓城市门户。二是完善功能品质。扎实推进城区6大片区、68万平米安置房项目建设,加快21条城市路网建设,实施城区水系综合治理工程,不断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有序推进冕山五星级酒店、滨水公园、口袋公园、生态停车场等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项目建设,打造10分钟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圈。全面完成城区人行道改造提升项目,全力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确保成功创评国家卫生县城。三是唱响城市品牌。做好“一城、一湖、一带”文章,唱响“美食余干”“白鹤之乡”两大城市品牌。大力发展美食经济,加大干越古街、上海风情街等特色街区招商,以琵琶湖湿地公园、东街美食文化街、东山商业街为整体,构建环琵琶湖夜间经济圈,倾力打造高品质特色美食休闲之城。持续推动鄱阳湖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康山大堤百里风光带建设,将白鹤洲、江豚湾、天鹅湖等特色元素串珠成线,布局建设一批特色民宿、户外露营基地,构建“冬天来余干看候鸟”精品旅游线路。
加快乡村振兴发展。一是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全面拓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产业链条,大力实施“头雁引航、雏鹰振飞”行动,加大外引内培力度,不断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强农业品牌创建,培育壮大“余干辣椒”“鄱阳湖藜蒿”“余干芡实”地理标志品牌。大力发展富硒功能农业,努力打造全省富硒功能农业重点示范县。扎实推进违规占用耕地整改复耕,新建改建高标准农田2.7万亩,确保粮食种植面积2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7亿斤。二是全面打造美丽乡村。以创建国家卫生乡镇为抓手,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污水治理、农村垃圾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条件;持续开展重点山塘加固整治,加强鄱阳湖区域重点圩堤治理,大力推进农村道路、水利、农田、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稳步推进婚丧嫁娶领域移风易俗工作,逐步破除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和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促文明新风敦风化俗。三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分类施策做好产业就业、兜底保障等帮扶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持续实施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突出抓好富民增收工程。盘活闲置产业大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等产业,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主体跟进,共同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巩固契约式、推广分红式、完善股权式利益联结机制,提升扶贫产业运营效能,多渠道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四)坚持不懈促改革扩开放,大力激发发展动力活力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确保各项改革工作落地落实。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大力开展新官不理旧账、招标投标等领域专项治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聚焦用电、物流、融资等成本偏高的问题,认真落实惠企纾困政策,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系列政策措施,继续推行企业特派员、“千名干部大走访、惠企政策进企业”等制度,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助企纾困等各项政策措施,助推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稳步推进重点改革。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完善升级“赣服通”“赣政通”“惠企通”等服务平台,推广“E呼即办”新模式。全面落实自然人、法人和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改革,努力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大力推进“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捷度和满意度。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建立健全现代公司制度,推动企业化运作、实体化转型。
三是强化开放经济发展。坚持“东融长三角、西接大南昌”开放取向,聚焦优势互补、结对合作共赢。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努力在融入G60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建设上取得突破,着力打造产业转移承接合作示范区;紧扣打造南昌都市圈重要特色县的发展定位,加快“四个基地”建设步伐,深度参与南昌都市圈分工协作,促进基础互通、产业互联、文旅互融、服务互享。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盯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精心策划招商活动,引进一批“三类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隐性冠军企业,力争全年引进省外资金78亿元。
(五)锲而不舍抓环保护生态,聚力推动低碳绿色发展
坚持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快碳达峰试点建设,开展绿色示范创建。严格落实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强化节能审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构建绿色新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风力、光伏新能源项目,扎实推进余干高塔筒风电技术试点示范项目建设。
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系统治理,加快补齐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短板,巩固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成效,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非法捕捞、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行为,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三是加快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深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机制试点更多成果,创新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相挂钩的“生态贷”等金融产品,实现可质押、可变现、可融资,探索村集体生态资源向经济价值转化路径。进一步挖掘国有林场、林业大户、耕地、村集体农用地等碳汇潜力,加大林权收储力度,稳步实施农业、林业碳汇开发项目。把富硒功能农业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发力点,全力打造全省富硒功能农业示范区。
(六)凝心聚力惠民生促和谐,协力加快共富共享步伐
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选好办好今年10件民生实事,进而推动由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拓展延伸,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解民忧。
一是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快建设“5+2就业之家”,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大力促进家门口就业,新增城镇就业44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200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5亿元,确保就业形势稳定。推进全民参保,稳步扩大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覆盖面;持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扎实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持续实施推进养老服务提振升级三年行动,优化乡镇敬老院资源配置,推动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持续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加快余干一中附属初中、余干三中附属学校、余干县第八幼儿园等46所城乡学校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入实施健康余干建设行动,加快推进县妇幼保健院新院、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整体提升等医疗项目,推动第五人民医院开业运营,提升优质医疗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全力创建省级健康县。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改造提升乡镇敬老院3家,改扩建“一老一小幸福院”5家、新增城市老年助餐点14个。
三是持续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深化社会治理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枫桥经验”,学习运用“浦江经验”,深入开展“访民情、解民困,千名干部进村入户”实践活动,叫响“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品牌,巩固“大抓基层年”活动成果。全面推行12345热线“E呼即办”新模式,推动群众诉求办理提速提质提效。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坚持守住食品药品安全底线,常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检查。强化消防、房地产、金融、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监管,开展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此外,要统筹抓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保密、地方志等工作,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科协等群团组织活动。
做好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支持和监督下,认真听取县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坚定信心、固本兴新、扬长补短、勇毅前行,为打造南昌都市圈重要特色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余干新篇章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