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E29008/2021-02620 | 分 类: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
发布机构: | 余干县电子政务办 | 发文日期: | 2021年02月15日 | ||
标 题: | 余干县202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
有效性: | 有效 |
本报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以下简称新《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办公开办函〔2019〕60号)要求,由余干县结合有关统计数据编制。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全文包括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以从余干县人民政府网站(www.yugan.gov.cn)下载。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刘美军联系(地址:余干县玉亭镇长安东路12号,电话:0793-3395229,邮编:335100)。
一、总体情况
2020年余干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的通知》(国办发〔2016〕80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20〕17号)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及社会群众关注关切,着力提升政府信息公开质量,推进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不断增强政府信息公开实效。
(一)主动公开
严格按照国家及省、市有关要求,加强对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的公开。推进决策和执行公开,围绕全县重点改革任务、重要政策、重大工程、审计监督以及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抓好重点工作贯彻落实情况和结果公开,全年累计发布信息623条。聚焦管理和服务公开,推进政府机构设置、权责清单、中介服务清单以及群众办事等事项信息公开,全年累计发布信息580条。全方位公开财政预决算及政府债务信息,明确县财政局牵头负责督促推进,严格公开审查,统一公开形式,拓展公开领域,全年累计发布信息607条。实行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公开,全年累计发布项目批准、招投标、征地、项目变更、施工、安全监管、竣工等全生命周期信息261条。持续做好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与民生、公共监管等方面信息公开,围绕保障房、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公共医疗资源、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全年累计发布信息2367条。紧跟群众需求做好社会公益事业及重点民生领域信息公开,围绕扶贫、教育、医疗、社保、就业创业等领域,全年累计发布信息1275条。认真做好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案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各承办单位办理情况答复函及满意度测评陆续通过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评价和监督,全年累计公开20余件。
(二)回应解读情况
积极开展政策解读,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全年召开新闻发布会4期,举办在线访谈6期,发布解读15篇,畅通政民互动渠道,协调回应群众反应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20年,我县进一步规范了依申请公开制度,明确了依申请公开的受理机构和受理流程,按规定程序受理、审核、处理和答复。全年共收到依申请公开事项11件,并已答复;无不予公开情况。
(四)政府信息管理情况。
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培训工作会、专题会议和“两化”工作调研共计9次。接受培训人员近400人。开展宣传活动2场次,发放宣传材料2千余份。
(五)平台建设情况。
在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办公开办函〔2019〕61号)有关要求的基础上,参考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突出展示本地本部门政策法规,设置所属部门专栏,并严格界定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等内容。
(六)监督保障情况。
每季度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进行监测,全年印发了2次通报。将政务公开纳入政府部门年度绩效考核体系,组织开展了全县政务公开考核,有效提升政务公开工作,通过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评议,征集公众对全县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见建议20余条,通过对意见建议的采纳吸收,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得到了进一步改进。2020年,全县政府信息公开未出现责任追究情况。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新制作数量 |
本年新公开数量 |
对外公开总数量 |
规 章 |
0 |
0 |
0 |
规范性文件 |
21 |
19 |
155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数量 |
行政许可 |
486 |
0 |
78924 |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 |
876 |
0 |
1616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数量 |
行政处罚 |
3984 |
-14 |
172099 |
行政强制 |
196 |
4 |
623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23 |
0 |
|
第二十条第(九)项 |
|||
信息内容 |
采购项目数量 |
采购总金额 |
|
政府集中采购 |
199次 |
30743万元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企业 |
科研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11 |
0 |
0 |
0 |
0 |
0 |
11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11 |
0 |
0 |
0 |
0 |
0 |
11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处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七)总计 |
11 |
0 |
0 |
0 |
0 |
0 |
11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护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维护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结果维护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
1 |
0 |
0 |
0 |
1 |
0 |
0 |
1 |
0 |
1 |
0 |
0 |
1 |
0 |
1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存在的主要问题。2020年,我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公开不及时、内容不规范。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到位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公开缺乏实质内容、延迟发布等问题依然存在。二是专业力量较薄弱。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目前乡镇乃至县直单位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专业人员较少,工作开展上缺乏连续性。三是信息把关审核不严格。少数单位镇已发布信息存在表述不规范、错别字、暗链、文号遗漏、格式不规范等问题。
改进措施。一是以标准化规范化为根本,全面推进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加强政策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二是围绕省、市公开要点和测评问题,完善定期和季度测评整改机制,实行考评调度,突出政府信息公开重点。三是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审核机制,坚持“谁发布、谁负责”,加大制度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杜绝信息发布的随意性,确保政府信息发布权威、规范、安全。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